古代银票也是一张纸为何没人敢造假?看到上面写的字你就明白了

来源:hth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0 15:51:30

  在世界名著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中,记载了作者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——中国的见闻,向世界弘扬元朝繁荣的同时,也让亚洲、欧洲等地学习到了中国的商业技巧。

  而银票就是这里面之一。最早的欧洲银票便是受中国的影响,在1661年发行。这也标志着中国自古就是商业来往方面的先驱者。

  无独有偶,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中国的线上支付仍然在世界起着领导作用,纸币逐渐被搁置,一部手机走遍全国。

  这种便利的同时,也有一个巨大的好处,那就应该有效地防止收到假币。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人们,几乎拿到纸币都会下意识看一看真伪,后来更是发明了灯照、验钞机等鉴别纸币的方法。

  在如此高端的科学技术进步下,人们收到假币的几率才慢慢地减少,但回望古代,同样是纸质,为什么风靡了900年的银票却屹立不倒。

  鲜少有听说有人会造假,是因为古代人不善伪造,还是它过于精密,难以仿造呢?让我们来看看吧。

  虽然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银票的身影,而富家公子也通常身携数沓银票,颇有气势地砸到桌上,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。

  古代银票的诞生并非偶然,而是因为在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流动较大,商人出门往往不便携带重千斤的金银,便发明了轻便的纸张——银票用于交易。

  先将巨款存入票号,后由票号给予对应金额的银票,商人之间利用银票交易,最后可凭银票去取出银钱。

  所以,事实上,一般出门携带的银票数量并不会很多,因为它们的面值较大。只有在数十两、几百两、几千两以上,才可能兑换成银票。

  在明朝,1两银子可以兑换1000至1500文铜钱,也就是说,一两半的银子便可作为普通人一整年的生活开销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银票代表的面额,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见过的。

  因此,银票与普通老百姓距离十分遥远,往往只流通于社会上层人物之间。而可见度低这一点就大幅度减少了银票被仿造的几率。

  要说中国古代的银票,了解一点的人必须要知道它起源于宋朝,在北宋初期被称为“交子”,而再向前追溯,就会发现,早在汉武帝时期,就已经有了类似的物件——“白鹿皮币”。

  听名字就能知道,它是一款由白鹿皮为币材所制造的一种钱币,白鹿当时仅在宫苑内可见,白鹿皮已经足够珍贵,而每张彩绘的皮币却定值更高。

  远远脱离皮币自身价值的白鹿皮币当时只是作为王侯之间的贡赠,并不具有银票的流通功能。

  从“交子”开始,就是历史上标准的银票开端了。起初用的是高质量的成都楮纸,也是当时朝廷指定印制纸币的专用纸。均由官方监制,抄纸工人也全都纳入政府编制,普通人是很难接触到的。

  到了明朝时期,制作银票的纸名为桑皮纸。桑皮纸的制造工序繁琐,被称为“十一道工序造出一张纸”,不是正规票号,恐难得到。

  清朝时,便是高丽纸了。后还将质地坚韧的高丽纸与白色台笺纸混合作为制银票的材料,而这两种原料在当时都是禁止民间采买的。

  除了材料以外,银票上面往往都会有每家票号独有的花纹,这些精致的纹路并不是由工人书画上去的,而是用高超的雕刻技术制作印版,配合黑红的颜料,印刷上去的。

  不同的地区,不同的票号所发行的银票花纹各不相同,有花草树木,也有鱼鸟屋舍等,各种形态种类的搭配,使银票的样式复杂难以复制。

  而能有如此雕工的手艺人,在民间也是罕有的,不出意外的话,应当全部被招揽进了朝堂,均由官方监制,全部纳入政府编制。

  从另一方面看,中国古代的银票不仅是世界经济的先驱,更在印刷史、版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对研究古代印刷技术也有着重要意义。

  在北宋之前,其实中国是不使用纸币的,一般都是靠金属物作为媒介交易。而在宋朝初期,银票也并不是由官家研究发布,而是商人间的自由发行。

  当时的四川成都出现了名叫“银票铺户”的商铺。只为携带巨款的商人服务,他们让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,再将数额临时填写在特殊材质的纸张卷面上,给予存款人。

  当时这种商铺的盈利手法便是要求商人所存的每贯,需要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,即付3%的保管费。此时临时填写的纸券便是北宋的“交子”。

  随着经济的发展,这种银票铺户日渐增多,受到许多人的爱戴。原因有二,铺户恪守信用,随到随取的便捷性,与所印“银票”图案讲究,亲笔押字,他人难以伪造的安全性。

  然而,私人组织终究不会有朝廷来得力量大,总有那么一些人会贪得无厌,唯利是图,比如挪用存款,却亏本破产,使所发“银票”无法兑现;或者在滥发银票之后停止营业。都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混乱,引起许多诉讼。

  于是在1023年,宋仁宗在位之际,银票正式被纳入了官方组织——益州银票务,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主持银票发行,严格其印制过程,此时的银票便被成为“官交子”。

  中国纸币的兴起其实是在元朝,也就是马可·波罗向世界宣扬中国时处于的朝代。元朝以使用纸币为主,加强完善了银票制度,对经济的运转有了大幅度的帮助。

  此时的私营票号已经很少了,官方一家独大的局面持续维持,别说伪造银票了,就算是申请私人图案印制非常困难的。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。

  晋商、徽商逐渐兴起,民间的贸易十分频繁,而老一辈企业家也凭借着对时局的把控,私人票号的事业蒸蒸日上。

  在明朝,著名的“大明宝钞”一时风头无两。但是到了清朝的“大清宝钞”,由于面额复杂,却意外地落地成盒。随后便不再使用了纸钞,仍行铜钱。

  经常了解历史的人必须要知道,在古代犯罪是会影响一生的事情。在那个时代,人命如草芥,赏与罚都是大手一挥。譬如,被释放的囚犯脸上会被刻字的黥面,亦或者折辱一生的宫刑等都是让人闻风丧胆。

  而在古代的银票上,就有这么一行字,“伪造者斩 赏陆伯贯”来代表着朝廷当时对制造假币的刑法十分严峻,后又增设会牵连家人,更是威慑了大众。

  同样的,只要有人举报,也将获得六百贯的高额赏金,人们互相监督,也可以很好地避免犯罪。

  更有意思的是,明朝时期,朱元璋会在货币上加入每个省份的“简称”,比如苏州制造的货币就会加上“苏”,这样一种“责任到人”的手段,也提高了执法者监督的积极性,假币现象大幅度减少。

  其实在今天,制造假币,同样有着非常高的刑法。因为假币的出现,会极度影响国家的经济领域,使其通货膨胀,它是一种会导致整个社会遭殃的行为,是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。